
麒麟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個很模糊的樣子,大概就是短短的身體,又像獅子又像龍的樣子。所以我經常會誤把麒麟看成龍,獅子看成麒麟,有的時候還會看成狗……以至于每次面對那些信任我而又渴望得到答案的朋友們我只能閉著眼睛胡說八道了。
對于麒麟的認識,可能大多數人跟我差不多,樣子模糊不清,只知道是中國傳統的祥瑞之獸,樣子似龍似獅。
麒麟,從其外部形狀上看,集獅頭、鹿角,虎眼、麋身、龍鱗,牛尾于一體;尾巴毛狀像龍尾,有一角帶肉。但據說麒麟的身體像麝鹿,它被古人視為神寵、仁寵。麒麟長壽,能活兩千年。能吐火,聲音如雷。
就其外觀而言,這種形容足以辨別麒麟的樣子,但是在瓷器上卻不一定了。青花瓷器上的麒麟圖案最早出現在元代,發展到明代早期時更為普遍。永樂和宣德時期常見形態多姿、粗細各異的麒麟圖案,并一直延續到清代初期。
由于不同朝代的繪畫審美以及官窯民窯的區別,麒麟在瓷器上的形象千遍萬化。
麒麟紋飾在明代的官窯和民窯瓷器上均能見到,尤以明代初期民窯青花瓷器上的形象最為豐富生動。這一時期內麒麟形象仍能看出從元代發展演變而來的痕跡?;蛄⒒蚺P,或奔或坐,圖案構圖由繁密走向疏朗,用筆風格由工細過渡為簡練,既有畫工繁褥生動的大罐、大盤、也有寥寥數筆勾勒的小盤、小碟。麒麟紋旁多帶有火焰紋,周圍飾有簡單的花草紋。
不過……像這樣畫風不一的麒麟要如何去辨別,不信你來試試?
這倆是元代麒麟的形象,起碼還是特征比較明顯的。
這個麒麟盤雖然有龍的樣子,不過還不至于看走眼。
這個讓我惆悵了好久,不過人家的確是麒麟,還是個值錢的古董。
看到這個我想說,我眼拙看成狗有錯嗎?
再來看看民間的大神之作,我不告訴你它是麒麟你猜得到嗎?
還有很多不同版本的麒麟,讓你一次看個夠。
麒麟本就是古人構想的圖騰,它沒有應該有的樣子,而是你想象的樣子。
點擊下面閱讀原文可進入布谷陶瓷商店